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287)
- Dec 04 Sun 2022 01:08
12月「5星座」財運旺盛 摩羯有升遷加薪機會、獅子貴人運佳
- Dec 03 Sat 2022 23:05
日本人赴台餐廳喝水秒吐!原因曝光
- Dec 03 Sat 2022 18:18
吃素竟罹胃癌三期!半年內爆瘦6公斤 醫見「愛吃1物」搖頭嘆:半年就離開了
記者黃韵涵/綜合報導
你喜歡重鹹口味嗎?肝膽腸胃科醫師指出,鹽分吃太多恐使胃癌風險大增。一名80歲阿嬤吃素已維持65年,女兒發現她近半年來暴瘦6公斤、每天喊肚子痛而就醫,照胃鏡確診罹患胃癌第三期,追問「她的茹素菜單」推測是長期攝取高鹽分醃漬物所致,雖然手術成功但最終仍不幸離世。
- Dec 01 Thu 2022 15:00
全福6億元現增資金到位 林群安富基金入股12.9%
全福(6885)公告,6億元現增資金全數到位,將加速啟動乾眼症新藥BRM421的三期臨床試驗。據了解,此次募資,由林群主導的安富基金則以入股12.9%成為最大股東。
全福此次現金增資,以每股25元溢價發行2.4萬張,在公司員工、原股東、與包含安富大健康一號有限合夥在內的特定人認購支持而如期完成。
- Dec 01 Thu 2022 13:08
戴AR眼鏡幫病人脊椎開刀 台中榮總全台首例
過去脊椎側彎超過40度的病患,矯正手術的難度、風險都相當高;台中榮總醫院,全台首創,結合『AR擴增實境眼鏡』,與『術中導航定位技術』,成功的幫一位脊椎側彎58度的病患,完成矯正手術;這項新的技術,不僅更精準、手術的時間縮短,也大幅降低手術的風險。
醫師戴上AR智慧眼鏡,即時投射影像於病患身上,與『術中導航系統』結合,執行高難度的脊椎矯正手術,有了AR眼鏡的幫助,醫師可以完全專注於手術區域。 27歲的蔡小姐因為脊椎嚴重側彎,高達58度,站都站不直,還造成關節肌肉疼痛,活動能力下降,甚至壓迫到胸腔,讓她感到呼吸困難,但傳統的開刀方式,風險較高,讓她猶豫不決、遲遲不敢開刀,在醫師的建議下,採用這項結合AR科技的開刀方式,手術結果相當成功。 醫師表示,和傳統的手術方式比較,結合AR和導航定位的脊椎手術,可以精準的植入鋼釘,讓操刀的醫生,更有信心。 智慧科技導入醫療技術,造福人群,讓高難度的脊椎側彎手術,邁進一大步!
- Nov 30 Wed 2022 01:17
看漫畫看進醫院 孫沁岳樂圓宅男夢
- Nov 30 Wed 2022 01:00
癌症轉移關鍵 成大找到了
- Nov 29 Tue 2022 22:46
全福眼疾新藥 獲FDA孤兒藥資格認定
全福(6885)29日宣布,旗下治療神經營養性角膜炎(Neurotrophic Keratitis, NK)新藥BRM424,獲美國FDA授予孤兒藥的資格認定(Orphan Drug Designation, ODD),未來上市後,可享有七年美國巿場獨賣期。董事長簡海珊表示,團隊已積極規劃向美國FDA申請二期臨床試驗。
新藥開發大報佳音的全福,日前才向FDA遞件申請治療乾眼症新藥BRM421三期臨床試驗,力拚12月正式啟動;而新取得孤兒藥資格的BRM424,目前已在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動物模型中得到療效驗證,安全性及動物試驗結果皆符合法規要求。
- Nov 29 Tue 2022 22:18
不用戴口罩了!12/1起戶外解禁:只剩「這些地方」仍需戴口罩
防疫大鬆綁!衛福部宣布口罩令12月起解禁,不只戶外,連同KTV唱歌、宴席逐桌敬酒都不用再戴口罩!但室內和外出搭乘公共運輸時仍需要戴口罩,室內脫口罩「真正解封日」恐怕還得再等等。到底現在哪些場所還需要戴口罩?又有哪些特定情況仍建議要戴口罩呢?《優活健康網》為您整理最新資訊一次看懂!
- Nov 28 Mon 2022 00:58
孫藝真生了!玄彬抱得射手座男寶寶
- Nov 28 Mon 2022 00:29
為維持鄭州廠產能 鴻海連兩月祭高額激勵獎金
鴻海 (2317-TW) 鄭州廠近期接連受到疫情封控、抗爭衝擊,為確保維持產能生產,針對 12 月及明年 1 月祭出新的激勵政策,正式工符合條件每月最多可領 1.3 萬元 (人民幣,下同)、約新台幣 5.6 萬元的獎金。
鴻海表示,為感謝各位同仁參與疫情期間公司閉環管理,並為鼓勵同仁能持續服務公司、積極配合生產安排,因此特制定 12 月及明年 1 月激勵政策。
- Nov 27 Sun 2022 01:23
崇光AI實驗教室-智慧音箱學生簡開放實做
- Nov 27 Sun 2022 01:07
服用鈣片防骨鬆!菠菜、花生、巧克力別一起吃 藥師揭「1關鍵」助吸收
- Nov 26 Sat 2022 23:12
帶鄭有美看NBA 李瑞鎮不忘講解規則
- Nov 26 Sat 2022 22:29
投票日好天氣!入冬第1波冷空氣這天報到
- Nov 24 Thu 2022 10:54
快訊/台股漲逾80點「創波段新高」!台積電漲2元至494元
- Nov 24 Thu 2022 10:45
米可白喝咖啡一轉身側乳差點掉出來! 網嗨喊:精神來了
米可白近來為在「牛車來去」中詮釋「白富美」,特別瘦身、美白,整個人容光煥發,唯獨D奶沒縮水,經常拍攝性感影片展露傲人上圍及小蠻腰,不僅拍攝跳舞影片擠出深邃事業線,連喝咖啡也要耍性感,一個轉身,西裝外套下側乳呼之欲出,讓網友興奮喊:「精神都來了!」、「超胸的。」
- Nov 23 Wed 2022 00:52
骨密度知多少?存骨本要趁早
國健署統計,65歲以上台灣民眾,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。有些民眾,聽信保健食品可以預防骨鬆,花了錢卻沒效果。斗六慈濟醫院,與斗六市公所合作,巡迴社區檢測骨質密度,希望減少長者跌倒骨折情況。...
- Nov 22 Tue 2022 21:40
韓國瑜陪謝國樑車掃 場面熱烈
- Nov 22 Tue 2022 21:31
協助思覺失調症病友 選擇長效針劑提升生活品質
【記者彭慧婉/桃園報導】思覺失調症需要長期治療以穩定病情,長效針劑是對思覺失調症病友是一種新選擇。過往長效針劑因單價昂貴,影響病友接受長效針劑治療的可能性,自111年起,衛生福利部每年編列精神科長效針劑專款,鼓勵臨床醫師將長效針劑列為思覺失調症病友的治療選項之一。對於需要每天服藥,或希望可以減少服藥頻率的病友,現在可與主治醫師討論使用長效針劑的可能性,共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,以進而提升生活品質、賦歸社會。
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蘇柏文表示,思覺失調症常見的症狀包括妄想及幻覺,倘能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,有助於病後的恢復。傳統抗精神病藥物常有「錐體外徑症候群(EPS)」的副作用,近20年隨著藥物的改良,新一代的藥物已較少有EPS的副作用,如果配合醫師診療並穩定服藥,病友能控制精神症狀,維持日常生活,甚至重返職場工作,但每日服藥仍是許多病友的困擾。